11月9日晚,在欢快的京剧曲牌乐曲声中,第四届“和平杯”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在天津落下帷幕。经过激烈角逐,又有10位票友被文化部授予“十大名票”称号。
“和平杯”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是1991年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提议,经文化部批准创办的,以天津为基地,面向全国京剧爱好者的一项民间活动,迄今已四届,是天津市群众文化的“拳头产品”。它采取由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广泛发动、层层选拔,最后集中评选的方式,并开创了由国家文化部为“十大名票”命名的先河。它不仅为全国的京剧票友搭建了高层次的竞技舞台,更如同一个窗口,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市群众文化工作如火如荼的景象。
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高传和说:“只有搞好有特点的活动,群众文化工作才能有声有色地搞下去。”“和平杯”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就是天津市和平区的传统活动,自创办至今,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天津市,在全国甚至世界票友界都有很大号召力,报名参赛的人数已从第一届的千余名发展到本届的数千名。
除和平区外,天津市其他17个区县也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活动。南开区位于天津市的三岔河口,是老城区的发源地。那里的民间风俗保留得比较完整,于是该区以此为依托,每年举办“民俗文化周”,开庙会、展示民间花卉等,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,规模一年比一年大。在区县农村地带,每两年举办一次的“田野文化艺术节”,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展示文艺才能的机会,而且调动了乡镇企业支持文化事业的积极性。在适应群众需求的同时,天津市还注意引导提高群众文化的品位。1994年,他们将高雅艺术引进了广场,请专业的芭蕾、交响乐团体在广场演出,群众可以免费欣赏。此举有效地缩短了百姓与高雅艺术之间的距离,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,曾出现过万人冒雨观看芭蕾的场景。在文化主管部门的带动下,天津市的社区文化、企业文化、家庭文化等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,满足了不同层次、不同年龄、不同爱好的群众的文化需求。
“和平杯”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就是因为它的地方特色而越办越红火。京剧在天津有着深厚的基础,过去京剧界有这么一种说法:京剧演员不过天津这个码头,甭想在北京站住脚。这是因为,天津不仅有几个著名的京剧团,一批著名的京剧艺术家,更有成千上万懂戏爱戏的戏迷。这些戏迷对京剧的痴迷程度绝不亚于专业演员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天津有着令全国票友羡慕的京剧氛围,在这儿举行票友大赛应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。
从1989年开始举办的“南开杯”业余话剧小品大赛,也是南开区抓住本区特点开展的一项文化活动。南开区的话剧历史由来已久。周恩来总理年轻时就曾在南开中学演过话剧,曹禺先生也是在南开大学完成了他的处女作——著名话剧《雷雨》。该区文化部门抓住特色因势利导,推动话剧在群众中的发展。“南开杯”向社会推出了一批如《超生游击队》这样的话剧小品佳作。
坚持才能形成规模,形成势头,扩大影响,“和平杯”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就是极好的证明。至今已四届的“和平杯”,以其公正、公平、公开的选拔,相继使40位“十大名票”享誉全国。“要想当名票,参加和平杯”已逐渐成为全国数万京剧票友的心愿。仅以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为例,参加此次邀请赛的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及4大系统的30支代表队,基层报名者则数以千计,为历届报名单位及人数之最。湘、鄂、皖、黑等省今年遭受特大洪灾,可票友们仍利用上堤抢险的余暇,赶录了节目报名参赛。有的地区还专门成立了业余少儿京剧团,为今后的票友选拔培养生力军。这些都足以说明这一赛事已日益深入人心。“和平杯”不仅是业余京剧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而且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成功典范。
群众文化工作是不少地方文化部门挠头的事,天津市何以开展得如此有声有色?他们认为,抓活动,抓特点;抓而不坚,等于不抓。这是“和平杯”的经验,也是天津市群众文化工作成功的秘诀。